张子高(1886-1976)

1909年考取了北京清华学堂(筹)第一批庚款公费留学生赴美留学。1929年8月,张子高应聘到清华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兼任系主任。曾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教务长、校教育工会主席,以及院系调整之后普通化学教研组主任、工程化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化学家、化学史家、教育家,中国化学界先驱。

张子高,原名张准,字子高,又名张芷皋,1886年7月14日出生于湖北省枝江县董市镇(董市镇现属枝江市)。他少年时就读私塾,曾中秀才。时值废科举、兴学堂的时代,1903年,他考入武昌文华普通中学堂。1907年毕业后,曾任教于枝江县高等小学,教授数学和英文。

1909年秋,抱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张子高考取了游美学务处组织的第一批直接留美生赴美留学,同时考取的有金涛、梅贻琦、胡刚复等47人。在美国,张子高先在科兴学院(Cohen Academy)学习,1911年夏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1915年毕业后,著名物理化学家诺伊斯留他在自己身边担任助理研究员。张子高次年回国,从1916年9月到1929年7月,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称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浙江大学等校担任化学教授。1929年,张子高当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编译委员会副委员长和科学教育顾问委员会副委员长。

1929年8月,张子高应聘到清华大学任化学系教授,兼任系主任。在9月底举行的清华大学年度第一次教授会上,张子高被选入清华大学教授评议会。1931年12月3日,梅贻琦就任清华大学校长,张子高接任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日军于1937年9月12日侵占了清华园,大肆掠夺。张子高于1938年初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后因家事返回北平,曾任燕京大学客座教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他在中国大学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并兼辅仁大学化学系教授。1945年日寇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张子高应邀参加了清华大学校产接收委员会的工作,重返清华大学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张子高先后被推选担任清华大学教育工会主席、校务委员会委员、化学系主任等职。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化学系撤销,教师调入他校,他考虑到基础课程对于工科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同意组织决定,留在清华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工作,担任教研组主任,带领一批青年教师投入普通化学教研组的建设和普通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为提高普通化学的教学质量做了大量工作。1959年1月,73岁高龄的张子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张子高的政治热情更加饱满,工作更加积极,他担任了清华大学新设置的工程化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子高受到冲击,身心受到摧残,但他始终坚信马列主义一定会胜利,这期间,他一方面同刘仙洲等几位同志组成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长期坚持学习,一方面继续指导中国化学史的专题研究工作,并撰写有《中国化学史稿(近代之部)》。

1976年12月11日,在高等教育园地里辛勤耕耘了60个春秋的张子高与世长辞,享年90岁。为了纪念张子高先生,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师生在化学馆建立了一尊铜像,铜像的底座上刻有老校长、前教育部长蒋南翔的题词: 中国化学界的先驱者,清华化学教育奠基人。

张子高与中国化学史研究

张子高是中国化学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不仅毕生致力于化学教育工作,而且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化学史研究专家。他反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提倡现代科学精神,注重实验研究。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中国化学史方面的研究。他曾和张江树一道,依据我国明代科学巨著《本草纲目》上的记载,进行了氯化汞制备的实验,取得了成果。这种结合文献记载进行实验重演的化学史的研究方法是张子高一再提倡的,对今天的科学史研究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子高把化学史的研究重点放在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研究我国古代化学的成就上,他先后发表了十几篇专题论文,论述我国历史上化学的光辉成果。1964年,张子高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基础上,写成并出版了《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的专著。由于它不是单纯的史料堆砌和文献考证,而是力图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研究总结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因而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资料来源:

胡亚东.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 化学.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张子高塑像(位于1933年建成的化学馆正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