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路·中国梦
化学系理论1+1学习活动之“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
(通讯员:张昊赵翰森)4月13日晚,由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TMS协会)化学系分会主办的春季学期“理论1+1学习活动”在三教1202落幕。分会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朱保东来进行宣讲,主题为《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建设服务型政府》。化学系1字班辅导员徐俊、1字班党支部和基科23班党课小组参加了这次活动。
在活动中,同学们围绕着政治体制改革活动学习了什么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方向,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及本次大部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学习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壮大;建立健全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机制,完善了各种程序制度,各级党委政府依法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决策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明确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
此次学习活动还对大部制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与会同学对如何加强政协会议及其提案的作用,如何提高人大代表提案的水平和质量,如何使人大代表真正反映基层声音以及政企分开和央企等问题的进行了讨论。
在加强政协会议及其提案的作用方面,对比了越南方面的做法,同时又说明了我国人口多地域广的特点,了解到当下的许多看似“不民主”的制度其实是符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借鉴国外经验,摸索自己的道路,而决不能照搬照抄。政协对政府部门的只有提案和质询的权利而没有问责的能力,是一些提案被忽视或草草答复的原因。
有少部分人大代表出于政治素养和受教育水平不能很好地承担人大代表的职责,同时另一方面,人大代表的提案不可避免的代表其所在行业的利益,这些是一些人大代表提案质量不高和脱离群众的原因。因此,“要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也成为十八大的要求。
在现阶段,无论是我国还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可能将政府和企业完全分离,政企分开不是指完全撒手企业不管,而是加强是市场的作用,使企业有更多的自主经营和管理的权力。同时我国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国有企业尤其是掌控国家共同财产资源的企业,就不能完全私有化,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和人民的手中。
我系分会今后还将举办更多理论学习活动,为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