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系帅志刚教授主持的项目获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奖评审结果出炉,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教授主持的有机和碳材料中电荷输运的理论研究项目获2020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奖单位为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和首都师范大学。

新型有机和碳基材料中的电荷传输机理一直存在疑惑。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导电高分子)的颁奖公告,采用Marcus电荷转移理论解释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导电现象,即局域化电荷(孤子或极化子)的热激活跳跃过程。但是从2006年到2009年,一批新的实验表明电导率在低温下并不消失,而是出现平台,与热激活模型矛盾。同时,基于Marcus理论所给出的电荷迁移率也明显低估了实验值,趋势也与实验不一致,从而阻碍分子设计。人们提出了包括一维强关联电子Luttinger液体在内的若干理论模型去解释实验结果,引发了激烈争论;而关于有机半导体中的载流子迁移率的同位素效应是正还是负的问,无论是实验还是理论都不明确,已经争论了50年!项目组考虑到碳原子的质量小,不仅仅会导致电子运动与原子振动紧密耦合,使得电子态出现局域化,同时还会表现出原子的量子涨落。据此,项目组推导了含原子量子涨落的电子转移速率公式,并提出了核隧穿驱动的电荷传输模型。该模型合理地解释了低温导电平台,同时指出同位素效应只能是负的:质量变大,量子涨落变小,从而驱动力变小。该模型被德国马普所所长Blom等人用于澄清高分子的电导之争,指出核隧穿驱动的极化子跳跃传输具有普适意义。同时,一批新的实验明确了同位素效应确实是负的,证实了项目组的理论预言。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发展考虑了电声子量子散射的迁移率计算方法,应用到碳基材料中,发现在石墨烯纳米带中电荷迁移率随纳米带宽度变化的尺寸效应,并指出新型碳材料石墨炔兼具高迁移率和直接带隙,是重要的电子材料;项目组还将计算方法应用到研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热电转换,考察了化学掺杂对有机半导体能带结构、掺杂离子散射对电荷传输和热电转换的影响,计算得到的塞贝克系数得到多个实验组验证。

本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国家科技部专项的支持。项目组将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做成软件,得到来自哈佛、斯坦福等学者下载2600余次。2017年鸿之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将该程序商业化,目前国内外正式用户已达95家,包括11家海外用户。项目完成人应邀在第13届和第17届国际量子化学大会、第14届法国理论化学大会、第10届国际理论化学物理大会、以及国际合成金属大会上作全会特邀(Plenary)报告;由于在电荷传输以及在理论化学领域的贡献,获2012年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科学奖;由于在激发态理论和2维材料领域开创性工作,获2018年法国化学会-中讲座奖;入选爱思唯尔2020年化学领域高被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