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1-24日,“中德超分子功能体系前沿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馆301会议室隆重举行。会议由我系张希教授与德国锡根大学的Holger Schönherr教授担任共同主席,邀请了中德双方共十七位在超分子化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围绕超分子功能材料的前沿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哲学上讲,整体大于个体之合。翻译成化学的语言,功能产生于组装之中。即基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分子自组装形成特定的超分子结构,并由此产生功能超分子体系。德方来自伍兹堡大学的Frank Würthner教授和Robert Luxenhofer教授、锡根大学的Holger Schönherr教授和Ulrich Jonas教授、亚琛工业大学的Alexander Böker教授、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的Carsten Schmuck教授;中方来自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的吴骊珠研究员、中科院化学所的王树研究员、复旦大学的黎占亭教授、吉林大学的张文科教授、浙江大学的黄飞鹤教授、以及我系张希教授、王梅祥教授、刘冬生教授、帅志刚教授、李广涛教授和许华平副教授等报告人就超分子体系的新颖构筑基元,超分子聚合方法,高分子自组装体系,超分子体系的理论计算与模拟,光电、催化、载药和传感功能超分子体系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和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来自中德双方的十七位研究生通过墙报展示了各自的科研进展,并与与会专家和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会议还吸引来自中科院化学所、理化技术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化学学堂班的百余位师生的积极参与。
此次会议是清华大学化学系“超分子体系的构筑、调控与功能”创新群体组织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之一,之前曾与荷兰同行们一起组织了双边研讨会,希望以此带动实质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这一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