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耦合因子(ECF)转运蛋白是一类非常新颖的蛋白,这类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是细菌对物质的吸收,包括维生素、微量金属元素、氨基酸等。由于细菌自身缺乏合成这些微量物质的能力,ECF转运蛋白成了这些细菌赖以生存的关键,也有可能成为开发抗生素药物的新靶标。

图. (左) 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HmpT的晶体结构图,包括A,A’,T和S组份。(右)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揭示能量耦合因子转运吡哆胺的最新机理
HmpT是能量耦合因子家族的转运蛋白之一。清华大学化学系基础分子中心的尹航教授研究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院士课题组合作,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机模拟和高分辨质谱分析等实验方法,首次确定维生素B6的前体化合物吡哆胺为HmpT的转用底物。该研究工作于7月14日作为Featured Article发表在了 《自然》出版集团的最新刊物《细胞?发现》上,标题为《吡哆胺是能量耦合因子转运蛋白HmpT的酶促底物》(Pyridoxamine is a substrate of the energy-coupling factor transporter HmpT),参见 Cell Discovery 2015, 1, 15014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celldisc201514). 本研究的成果为理解维生素B6在HmpT的转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新一代抗生素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意义。项目得到了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