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友曹葵捐资助力郑用熙奖学金

2011年1月12日,1986级化师6班系友曹葵捐资助力郑用熙奖学金的第一笔资金到账。曹葵系友现在北京人大附中工作,从2010年起,他每年都将捐款1万元,注入“郑用熙奖学金”。

附:《曹葵-永不熄灭的“酒精灯”》——转自人大附中

1996年,曹葵老师作为一名化学实验员调入人大附中。而在人大附中做一个实验员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是简单的准备实验。首先要按照教学要求按时完成所有教学实验的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的繁琐,既要求对教材十分熟悉,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创新;既要准备学生和教师实验,又要求跟班上课;既要对所有试剂和仪器的用途十分了解,又要对每年各种用品的消耗量有一个充分估计。

几年来,曹老师在实验室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满足老师们的要求,配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了我校分组实验开出率一直超过100%,每年分组实验开出超过200个,上实验课1000节以上,最早开出实验化学国家课程选修,实验室使用率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一倍。

曾有人把教师比做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是曹老师觉得有些欠缺,蜡烛总是要燃尽的,而教师不能做一只可以燃尽的蜡烛,而要做一个可以永不熄灭的“酒精灯”要不断的添加酒精,这就是新的知识,必要时还要换灯芯,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在工作过程中,曹葵老师首先做好本职工作,但又不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简单的实验员定位上,而是不断努力提高自己,认真做事,这就是曹葵老师的工作态度。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教学中的所有实验他都要自己先亲自做一遍,不是直接照搬教材和图书资料。为此,曹老师花费了很多工作之余的时间。有一次,他在图书上发现了一个实验——制备黄色染料铬酸铅,但是他对书上的一个观点有点异议,就利用半天的时间重复三遍完成了实验检验,每次实验要一个半小时,从而证明了自己观点是正确的。

曹葵老师在教学中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不断总结提高,争取创新,将经验和教训撰写成论文,每年均有3-5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有的还获了奖:2003年11月,他的《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编写与实践》一文获市论文一等奖;2005年,系列化学实验校本教材获得海淀区教学创新奖;2008年,《西方经济学》校本教材再次获得了海淀教学创新奖;2009年,《化学反应速率实验的改进》获得北京市实验创新二等奖;2010年,《从实验室角度看“实验化学”课程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获北京市论文一等奖和第十届全国实验创新大赛论文二等奖。

同时,曹老师还积极参与各项教学课题的研究,先后参加了北师大化学系主持的新课标下化学实验室装备标准研究,参加了教学仪器研究所主持的新课标化学实验绿色化的研究,最近,又参与了虚拟现实课题的开发。

鉴于自己当时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化学,他意识到,很多学校对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学生不知道自己学什么。曹老师便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始学习西方经济学,同时在在曹老师的建议下,学校开设了这门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所以这门课程从开设到现在一直倍受学生的欢迎。曹老师还自费在人大经济学院研究生进修班学习两年,深感再学习的必要,不仅在知识的更新上得到补充,同时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上起课来更如鱼得水。他利用进修的知识,创立了环境经济学中的可持续发展模型,该模型多次被引用,已成为该学科的主要经济模型之一。他的文章《恢复优先股发行》一文刊登在《中国证券报》的头版。

在给学生上经济学课程时,曹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非常关注股市的涨跌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中学生也已经有投资意愿,同时也说明这个家庭对市场的险恶认识不足。只有在市场淡静的时候,睿智的人们才会坐下来认真反思和学习。

2007年,曹老师决定适时为学生开设《金融投资学》选修课,并着手收集材料,编写讲义,准备课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告诉他们。选修课的重点不是讲股票投资的技巧,而是金融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案头工作做得十分充分,年底就已经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编写,20节课的内容安排的满满当当,内容涉及股票常识、债券常识、期货常识、基本分析、财务分析、技术分析、投资组合理论,让学生们从小掌握正确的理财投资思想。

2008年3月,曹老师站在讲台上,教室里坐着满满的50多位学生,《金融投资学》作为校本课程选修开课了,这很可能是全国唯一给中学生系统介绍投资理论的课程。现就读清华大学的王书悦同学这样评价《金融投资学》课堂教学:“幽默风趣的课堂风格,让我对每节课都充满着期待。”

曹老师常常说:“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买的是股票,投资的是人生。”投资的境界不在于多赚钱,而在于保持稳定的收益率。对于当代高中生而言,能够培养一种理性的金钱观,长远的理财习惯,显然比学习各种技能更加重要的。

几年来,曹老师前后开设了《高一实验化学》《高二自主实验》、《高中化学竞赛实验》、《西方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投资学》、《中国经济分析》7门选修课,向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有做人的道理。

《师说》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从事着世界上最有可能影响他人思想的职业,曹葵老师始终把传道放在第一位,他向学生们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为人之道。